【曙光·专题】中医药如何防治春季流感?戳视频——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专家为您全面解读
近日上海各大医院接诊的甲流等患者和儿童增多。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防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,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、市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,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(上海)牵头制定了《2023年上海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(试行)》,提出了中医药对流感的认识,并对成人和儿童制定了辨证论治的中药方药,推出了流感防治的若干中成药和非药物疗法。
春季流感中医药成人诊疗方案
1. 风热犯卫
临床表现:发病初期,发热或未发热,咽红不适,轻咳少痰,无汗。舌质红,苔薄或薄腻,脉浮数。
治则治法:疏风清热
基础方: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杭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(后下)3g 生甘草3g
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加减:苔厚腻加广藿香、佩兰;咳嗽重加杏仁、枇杷叶;腹泻加川黄连、广木香;咽痛重加板蓝根、锦灯笼。
中成药:荆银颗粒、银翘片、疏风解毒胶囊、正柴胡饮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等。
2. 热毒袭肺
临床表现:高热,咳嗽,痰粘咯痰不爽,口渴喜饮,咽痛,目赤。舌质红,苔黄或腻,脉滑数。
治则治法:清肺解毒
基础方:炙麻黄3g 杏仁10g 生石膏(先煎)30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5g 黄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10g
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加减:便秘加生大黄;持续高热加青蒿、丹皮。
中成药:痰热清胶囊、六神丸、清肺排毒颗粒等。
3. 表寒里热
临床表现:恶寒,高热,头痛,身体酸痛,咽痛咽红,鼻塞流涕,口渴,舌质红,苔薄,脉数。
治则治法:解表清里
基础方:炙麻黄 6g 桂枝10g 苦杏仁9g 生石膏(先煎)30g 黄芩15g 知母10g 赤芍15g 炙甘草6g。
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加减:便秘加生大黄;持续高热加青蒿、丹皮。
中成药:金花清感颗粒。
4. 热毒壅肺
临床表现:高热,咳嗽咯痰、痰黄,喘促气短;或心悸,躁扰不安,口唇紫暗。舌质红,苔黄腻或灰腻,脉滑数。
治则治法:清热泻肺,解毒散瘀
基础方:炙麻黄5g 生石膏(先煎)30g 杏仁10g 知母10g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金荞麦10g 黄芩10g 浙贝母10g 生大黄10g 丹皮10g 青蒿15g
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加减:持续高热,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;抽搐加羚羊角、僵蚕、广地龙等;腹胀便结加枳实、元明粉。
中成药:喜炎平注射液、痰热清注射液。
5. 气营两燔
临床表现:高热,口渴,烦躁不安,甚者神昏谵语,咳嗽或咯血,胸闷憋气气短。舌质红绛,苔黄,脉细数。
治则治法:清气凉营
基础方:水牛角30g 生地15g 赤芍10g 银花15g 丹皮12g 连翘15g 麦冬10g 竹叶6g 瓜蒌30g 生石膏(先煎)30g 生栀子12g
煎服法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加减:便秘加生大黄;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。
中成药:安宫牛黄丸、至宝丹、血必净注射液、醒脑静注射液等。
注: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有并发症、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,随证施治。若见休克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,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,根据实际情况随证施治。
中医药成人流感预防方
1. 苏香饮(人参3g、芦根9g、银花5g、苏叶3g、藿香3g),代茶饮用。
2. 气虚容易感冒者,玉屏风颗粒。
媒体|聚焦
近日,央视新闻客户端、新民晚报、上海中医药报等纷纷以《应对甲流病例增多,上海制定<2023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(试行)>》、《上海制定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》、《2023年上海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(试行)》为题,报道了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(上海)推出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的相关情况。